从气密性检测仪行业了解到,20世纪60~70年代是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兴旺时期,各种无损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出现。进入20世纪80年代,在无损检测仪器的研制和改进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高,并迅速走向工业现场和实用化。无损检测技术也从单纯的无损探伤NDI(Non-destructiveInspection)和无损检测NDT (Non-destnlctive Testing)向无损评价NDE (Non-destructiveEvaluation)发展过渡。无损评价包含了无损探伤和无损检测的内容,而且其含义还远不止于此,其比无损探伤和无损检测更积极和更具有综合性。它要求无损检测工作者有更广泛的知识面、更深厚的基础和更高的综合分析能力,无损评价是无损检测更高层次的发展。
为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,无损评价技术也逐步以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检测和分析,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,而且把计算机技术、新的数据处理和图像处理和识别等技术应用于无损检测,也进一步促进了自动无损评价ANDE和定量无损评价QNDE的发展。
目前,无损检测诊断技术正向快速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、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。包括高灵敏度、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无损检测诊断仪器和诊断方法、无损检测诊断和验收标准的制定,操作步骤的规范化、实施方法的规范化、缺陷判伤和评价的标准化等。
为了使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认证制度规范化和标准化,我国于1988年正式颁布了《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》(GB 9445-1988),对无损检测人员的培ll和资格鉴定制度的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。例如,我国铁路部门规定Ⅱ级及以上的探伤人员应持相关专业证书和上岗证,方可独立从事探伤工作。首次取得Ⅱ级资格证书的探伤人员应经过半年的实践并经铁路局(铁路货车轮轴造修单位)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。从事轮轴微机控制超声波自动探伤的探伤人员,还应取得铁道部组织的专业培训合格证。
从检测对象来说,尽管目前被检测材料中仍以金属材料为主,金属材料中仍以钢铁为主。但是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、胶接结构、陶瓷材料以及记忆合金等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广泛。
目前,无损检测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当属美国,而德国、日本是将无损检测技术与工业化实际应用协调得最为有效的国家。虽然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水平,从总体上还落后于发达国家15~20年,但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,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迅速,涌现了一批专门生产无损检测仪器(例如,X射线探伤仪、多频涡流仪、超声波探伤仪、气密性检测仪等)的厂家。这些新一代检测仪器都逐步采用微机控制,并能够自动进行信号处理,有效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。
专业研发、生产、销售: 测漏机,垫片入盖机, 瓶子装袋机,理瓶机, 码垛机,客服热线:1392941696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