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RTC 精度的各种因素,总结了目前常见的补偿机制,提出一款基于能兼顾功耗和补偿实时性的SOC国网电表芯片方案,大幅降低智能电表的成本,提升方案的整体竞争力 前言: 随着国网公司智能电表的招标,电表厂商间竞争日趋激烈,成本成为电表厂最关心的问题之一,只有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在低价竞争中,占据有利地位,逐步提高利润。这使得SOC成为关注的焦点。 专业研发、生产、销售:测漏机,检漏机,试漏机,测漏仪,塑料瓶装袋机,垫片冲裁入盖机,客服热线:13929416960. 从目前国网单向智能电表方案来看,电子物料中成本占大头的分别是实时时钟芯片,ESAM安全芯片,MCU, 计量芯片,LCD 驱动。ESAM安全芯片由于安全需要为国网指定使用,不具集成条件;计量芯片虽然趋势上最终是要集成进SOC芯片,但由于国网对此的态度较审慎,短时间难有突破。所以目前比较务实的SOC方案是将LCD驱动和实时时钟芯片集成进去,LCD驱动大部分IC厂商均有类似产品,并不存在技术难度,而实时时钟方面,单向智能电表使用的芯片主要为EPSON的8025T, Intersil 12020M,美信DS3231,单价均在7元以上,价格较贵,但性能指标较高,-40度~85度范围内,精度优于0.432秒/天,远高于国网要求的-25度~60度,1秒/天的要求。要在SOC芯片中实现外置实时芯片接近的性能,虽有难度,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。正文: 实时时钟的计时精度主要取决于时钟源的特性,以及如何根据时钟源的特性做出的补偿机制,下面就这两个方面做简单的介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