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 要:介绍TMP01可编程温度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点的设置方法,分析了TMP01在温控和传输中的典型应用电路。 关键词:温度控制器;AD654VFC;达林顿晶体管 1 简介 专业研发、生产、销售:测漏机,检漏机,试漏机,测漏仪,塑料瓶装袋机,垫片冲裁入盖机,客服热线:13929416960. TMP01型温度控制器是美国AD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可编程温度控制器,有8针双列直插和表贴两种封装方式,工作温度范围-55℃~+85℃,4.5V~13.2V单电压工作。该芯片能产生与温度成比例的直流电压信号,当被测温度高于或低于设置的温度触发点时,分别从两个输出端中的一个产生控制信号,温度点的设置可通过选取外部电阻来实现。该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精度可达±1℃,控制信号输出负载能力达20mA,能用于控制多种装置。 2 工作原理 TMP01是一个线性电压输出的温度传感器,其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,电压参考端VREF能输出低漂移的2.5V参考电压,在VPTAT端输出与绝对温度成比例的电压信号,温度系数为5mV/K,25℃时为1.49V。两个比较器可分别将外部高、低温度设置点电压 (SETHIGH、SETLOW)与内部温度传感器电压比较;当 内部传感器测量的温度高于或低于外部电阻设置的温度触发点时,在OVER或UNDER端产生开路输出信号,启动外接的加温或降温装置工作,从而实现双温自动控制功能。
内部滞后电流(IHYS)与外部温度设置参考端电流(IVREF)的关系如下: IHYS=IVREF=5μA/℃+7μA 因为VREF=2.5V,所以当参考负载电阻为357kΩ或更大时(输出电流为7μA或更小),温度滞后为0℃。如果负载电阻值更大,只会进一步减小输出电流和内部滞后电流,不会对温度设置产生影响。 TMP01温度控制器的2.5V低漂移参考输出易于在外部用电阻或电位计分压,以便于精确地设置不受温度影响的加热/冷却点。另外,也可以用其他电压源替代参考电压。 3 温度控制点的设置方法 设置TMP01的温度控制点,采用以下步骤:(1)选择滞后温度。(2)计算滞后电流IHYS。(3)选择温度控制点。(4)计算各电阻分配值。 下面用实例说明温度设置的计算方法,参数如图2所示。
用TMP01直接驱动继电器时,电流不应超过20mA(可用继电器线圈电压除电阻来确定电流)。驱动大功率设备应通过驱动继电器、大功率场效应管、半导体闸流管和达林顿管来达到控制的目的。为了避免继电器的线圈感应产生的电压火花,应在继电器线圈两端接一个二极管。在直流电路中,通常用大功率闸流管替代继电器。当TMP01作为大电流开关时,由于输出端的大负载引起的自热会带来温度误差,可使用外部晶体管将输出端负载移开,避免自热。通过选取外部晶体管来分流大部分电流的方式,可以用TMP01来控制很多高压设备。图3是一个采用TMP01控制大电流开关的达林顿晶体管电路。
影响TMP01温度控制精度的误差源包括内部误差源和外部误差源。内部误差源包括初始容差、参考电压温漂、设置点比较器输入偏移电压和偏置电流、滞后电流刻度系数。外部误差源主要来自电阻精度、接地误差电压。实际使用时主要考虑减小外部误差源的影响。外部电阻误差将直接影响到设置点的精度。尤其在固定温度设置时,应选择合适温度系数的电阻,充分考虑电阻温度漂移,同时注意电路板布置、元件的摆放和漏电流的影响,以减少公共热误差源。电阻分压器的底端尽可能离地近,以减少电压降和外部噪声源的耦合。当用外部电源给芯片供电时,最好连接0.1μF的旁通电容。 参考文献 [1]LOW POWER PROGRAMMABLE TEMPERATURE CON-TROLLERTMP01[Z].Analog Device,Inc.,2002. [2]宋佳友.集成电子线路设计手册[M].福建:福建科技出版社,2002. [3]李华.MCS-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[M].北京: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,1993. |